天眼新知 双十一购物节进入新常态:理性消费与产业协同驱动高质量发展(3)
发表于2025-11-13 14:25:06
摘要: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,十六岁的双十一,已然从单向促销,演进为一整套商业生态系统。它作为强大的引擎,倒逼供应链的响应速度、物流的运营效率、技术

  2025年的“双十一”购物节再次以惊人的数据刷新了人们对中国消费市场的认知。

  开卖首小时内,天猫平台即有80个品牌成交额突破亿元,30516个品牌实现成交额同比翻倍,而京东平台同期亦有超过5.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增长。这些数字背后,折射出的已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购买热情,更是一场深度整合供应链、物流、技术乃至全球资源的产业大协同。

  走过十六个年头的“双十一”,其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促销活动,进化为观察中国消费韧性、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最重要的窗口。

  当前的双十一,呈现出周期拉长、玩法简化、技术深度嵌入等新特征。平台间的竞争焦点,正从昔日的“流量战”转向“效率战”,通过AI提升供需匹配精度,通过即时零售打通线下壁垒,这种全链路升级既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,也为商家创造了更均衡、更可持续的经营空间。

  消费趋势变迁与品牌格局重塑,理性个性化选择驱动产业精准适配

  2025年的双十一显示,消费行为正朝着更理性、更注重品质和个性化的方向演变。平台的营销策略也随之调整,普遍采用“官方立减”、“一件直降”等简化规则替代复杂的凑单模式,以迎合消费者对透明实惠和便捷体验的追求。

  品牌格局在双十一期间呈现出更显著的分化态势。一方面,具备强大数字化运营能力的新老国货品牌表现抢眼,例如珀莱雅在2025年双十一开售仅6分钟成交额即破亿,显示出国潮品牌在产品创新与消费者沟通上的强大势能。另一方面,国际品牌如iPhone 17系列通过全球首发策略,在不到两小时内成交额便超越去年全天,表明新品与技术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。

  品牌增长分化加剧,具备数字化运营能力的商家更能抓住销售窗口期,这也对品牌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  消费市场的细分与下沉趋势同样明显。“Z世代”、“小镇青年”等新兴消费群体带来多元化、个性化的细分需求。与此同时,快递末梢深入田间地头,不仅便利了乡村生活,也激发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,双十一的影响力和商业机会正持续向更广阔的市场渗透。

  技术赋能全链路优化,人工智能与即时零售重构消费体验

  人工智能技术在2025年双十一的应用深度和广度达到新高度,成为提升全链路效率的核心引擎。

  在消费端,AI导购服务被大规模应用,天猫AI导购在首小时调用量即超过150亿次,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为消费者精准推送商品,显著提升了转化率和用户体验。在商家端,AI数字人直播大放异彩、智能客服也广泛应用,显著提升了转化率和分担人工压力。

 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直播电商相关企业超37.3万家。其中,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7.4万余家,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,近五年间,直播电商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。从区域分布来看,广东省直播电商相关企业数量位居首位,以超过5.5万余家的相关企业数量,占全国的14.94%。排在其后的是四川省、浙江省、山东省和江苏省。

投稿:lukejiwang@163.com
Copyright © 2002-2024 99科技网